一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
加强《职业生涯规划》、《职业道德与法律》、《经济政治与社会》、《哲学与人生》、《心理健康》等德育课程建设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办法,突出教学的实践性。进一步提高德育系列教育课的质量,与德育课程共同形成包括理想信念教育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、道德和法制教育、就业创业教育、生涯发展教育、生命教育等在内的德育内容体系。
措施:
1、紧密德育课与学生工作的关系,德育课中开展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每年的学生活动,统一策划、统一安排,统一落实。
2、学工处在教学时间、教材讲义等方面支持班主任开展教学活动。
二、任课老师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作用
广大任课老师要结合职业教育规律、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各学科、专业的特点,有效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任务,使学生在获取知识、掌握技能的过程中,提升思想道德素质。
措施:
1、任课老师热爱学生,为人师表,言传身教,认真上好每一堂课、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、耐心解答学生每一次提问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,用高超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。
2、任课老师要树立“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”的意识,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,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。各教研组加强探讨研究,学习借鉴和交流。
3、任课老师要坚持严格管理与教育相结合,加强对课堂纪律的执纪力度,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和配合,努力提高控班能力和德育工作的水平。
三、高度重视实训实习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
利用行业、企业和生产一线的资源优势,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,加强职业意识、职业理想、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,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,提高就业创业能力。
措施:
1、安排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,延伸,覆盖学生实训实习阶段。
2、安排专人负责实训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。
四、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
根据德育工作任务和目标,有针对性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,并进一步系列化、规范化、特色化。
措施:
1、开展“温馨教室、和谐校园”活动、演讲辩论节、艺术节、体育节、运动会、温馨寝室建设等文化活动,进一步明确举办时间、组织机构、组织方式等等,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,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。
2、有计划、有重点地扶持学生社团建设。
五、构建校园网络文化
措施:
1、加强学校外网的建设和管理,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;建立学校网络服务平台,密切师生交流和家校联系;及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。
2、密切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,及时把握学生思想状况,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网络道德,指导学生正确辨别和运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。
六、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
措施:
1、认真做好优秀青年入团工作,加强学生团校建设,配合党组织办好学生业余党校,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。树立先进典型,发挥先进典型在弘扬校园文化中的榜样作用。
2、指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,针对学生特长、专业特点、兴趣爱好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。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,支持和引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。
七、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要根据学生生理、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,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,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。要针对学生在成长、学习、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学、咨询、辅导和援助。
措施:
1、在23号楼3楼,设立心理咨询室,添置办公用品。
2、班主任密切配合,深入开展谈心活动,真诚关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。